会计研究动态 2023 年第 1 期 (总第 103 期)
来源:
|
作者:李启旺
|
发布时间: 2023-03-22
|
1410 次浏览
|
分享到:
破产法应该何时有利于债权人或债务人?/ 理论与证据 / 共同所有权与创新效率 / 企业精准扶贫与债务融资 / 儒家传统文化会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 /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、目标设定与棘轮效应· /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改善 / 股权再融资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了吗 / “两票制”改革能促进制药企业创新吗 / 代际传承与家族企业多元化经营 / 工业自动化与制造业创新行为 / 产业链龙头企业与本地制造业企业成长:动力还是阻力 / 破解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新路径:外资开放政策的视角 / 重大资产重组核准制效果研究 / 失信风险传染会影响债券定价吗? / 财务会计 /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资本市场相对业绩评价* / 全球财务报告的可比性是否有所改善?* / 企业杠杆、杠杆操纵与经济高质量发展· / 地方政府工作目标完成度与公司盈余管理· / 债券市场开放能提高信息披露稳健性吗· / 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够提高盈余信息质量吗· / / 欧文·费雪的现值理念及其对会计规则的影响· / / 商誉、利润可预测性与股票错误定价· / / 股票随意停牌与证券分析师预测· / / 省域边界、信息成本与股价崩盘风险· / / 中国会计制度下基于报表数据估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误差及其影响 / / 成本管理会计 / / 基于制度理论的管理会计研究是进步还是退步?一个拉卡托斯分析* / / 知道你知道:相对业绩披露的激励效应* / / “互联网+销售”有助于改善管理层预测的质量吗· / / 环境成本视角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量化研究· / / 工资保障、压力传递与投资调整——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的跨行业证据· / / 社会责任履行影响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吗· / / 增值税税率简并政策的行业税负效应 / / 间接税减税与劳动收入份额 / / 扩大国资预算与企业保值增值:来自利润提取改革的证据 / / CEO 过度自信与战略变革 / / 内部控制 / / 一举两得真的更好吗?整合审计与非整合审计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审计成本比较* / / 创造力竞赛:激发员工创造力的实验研究* / / 金融资产配置、内部控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/ / 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对研发资金管控的影响 / /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内部控制质量 / / 审计 / / 共享审计师是否提高了审计质量?来自银行关系的证据* / / 盈余公告的延迟发布对审计师与客户关系的影响* / / 行政监管措施与审计师声誉毁损 / / 会计师事务所利益派系与审计业务安排 / / 散户积极主义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吗 / /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师选择 / / 政府环境审计对企业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 / / 夫妻地位反转与家族企业审计师选择 / / 注册制下 IPO 审核问询、信息披露改善与审计收费 / / 客户离群、地域性知识与审计质量 / / 公司治理 / / 引进维权人士:跨境股东维权活动增加的决定因素和后果* / / 大股东的披露门槛和对冲基金的维权行为* / / 高管权益薪酬选拔效应与企业创新· / / 上下级私人关系影响预算松弛吗· / / 异质资本的多维嵌入与价值共生——国企混改的组织生态学· / / 独立董事宏观视野与公司债务违约· / / 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· / / 信息驱动还是竞争合谋:连锁股东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· / / 国有资本参股如何影响民营企业? / / 经营投资问责与国有企业规范化运作 / / 质权人困境:股票折价抛售与同行风险传染 / / 债券契约条款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治理机制研究:约束效应还是威慑效应 / / 家族企业创新投入中的“非家族力量” / / 文献索引 / /